對於步入人生中的另一個十年, 並沒有對於凍齡的幻想, 更沒有風花雪月的呻吟.

迎面而來的, 是一次比一次更實際的生老病死.


十二初, 祖母小中風, 住進了加護病房, 一住, 就是兩個禮拜. 年底旋風般的回家一趟, 即便是心理有所準備, 即便是強掩悲傷談笑風生, 依舊是在握到祖母那雙從小把我帶大的手的那一剎那, 徹底崩潰. 可憐陪我去醫院的大弟大概從來沒見過老姐如此大哭, 嚇得直搖手要我去外面哭完再進來.

九十幾歲的老人家了. 這一仗下來, 雖然還記得寶貝孫女兒, 但是頭只能看一邊不能自由轉動, 不能進食只能用管子送進營養品, 如廁已經不是能自己控制. 知道消息的第一時間, 就已經跟家中長輩獲得共識: 只做最基本的醫療, 侵入性的一概不考慮, 不想讓老人家多受苦. 但是祖母年輕時苦過, 生命力異是堅強, 居然也在兩週後轉到普通病房並開始復健.

在台期間翻到雜誌, 提到日本的企業高層危機. 因為長輩生病, 突然間得工作照護兩頭燒的比比皆是, 而且還跟養育子女不同, 完全不能預算要撐多少年. 臥床的, 辛苦; 不臥床的, 如果失憶還是失控, 更辛苦. 沒有地方願意收, 外傭沒辦法處理, 以台灣的情況, 就只能孩子自己頂下來. 但是24/7如果只有一個人擔, 恐怕很快會再倒一個.

這種時候, 特別感到多子多孫的好福氣. 父親家中六個兄弟姊妹, 天天兩批人馬輪流進醫院陪祖母談天說笑.父親嬌慣, 在醫院裡過夜不舒服, 還沒開口呢, 兩個弟弟自然是開始排班頂缺. 但是長輩們大家也都年紀大了, 搬動祖母的差活做不來, 還好有個俐落又能幹的外傭幫著. 一天推著祖母去復健室時, 我看她快手快腳的拿出一把小梳子, 幫祖母的頭髮梳了平順點. 回家跟大弟提起這事, 商場多年的他只道: 還年輕, 還有熱情.

祖母住了院, 家中還有祖父. 未出嫁的小姑姑特別搬回家去就近照顧. 九十八高齡的他常自己走去坐公車, 坐將近一個小時的車去看看祖母. 天氣不好時, 其他人攔著不讓他去怕他跌倒, 天氣好時, 卻是攔也攔不住, 祖母已有失憶的徵兆, 偶然想起, 會問問祖父今天來過沒. 鶼鰈情深, 也不過如此.

短短的回家之旅, 我在醫院跟祖父家期間來來去去. 更決意趁沒帶孩子在身旁, 多陪陪父母親. 一天, 硬是用找吃的做藉口拉著母親走走她童年的家園. 邊走邊聊, 母親神采飛揚的指著裁縫店說起外公跟大舅過去的往事, 跟店家聊起曾經的老店風光. 後來幾天全家人聚餐時, 母親又把這件事情提出來說的眉飛色舞, 想想也是, 我上回這樣跟她相處超過六小時是什麼時候呢?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恩. 一頭看著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兒子們, 一頭看著不知哪時會離去的祖父母, 感觸特別深.父母埋怨弟弟們不夠懂事時, 我也只能輕聲說: 時候到了他們自然會懂.

回來後, 不過兩週, 先生接到壞消息. 他出社會後第一家公司的老闆過世. 新老闆不知道怎麼知道的, 特別透過linkedin找到先生的聯絡資料通知他. 他對先生有如是恩師, 聽先生說來, 這是一路都相信他從來不曾質疑他, 永遠給他機會支持他的人. 他的過世, 甚至比公公的過世對他打擊更大; 他們一起出差, 一起研發薪產品, 一起解決問題, 算是跟他相處最久談話最有啟發性的一個成年人. 一個生活簡約健康, 不煙不酒的人, 突然間倒下, 能讓人不唏噓嗎?

沒想到才一轉眼間, 我也到了參加喪禮會大過婚禮的年紀了.

雖說是老生常談, 活在當下, 恐怕再真確不過. 那些可能有的曾經過的, 畢竟都沒這當下真實. 如同電影真愛每一天, 認真活好每分每秒沒有遺憾, 才是上上策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