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上四年級的兒子,一開學沒多久,就要進行場逃難的旅行。

也不過才半個多世紀前,這個國家曾是大戰的最前方,在國家政策下,無數的孩童由師長帶領撤退到大後方,脖子掛著寫上姓名地址的名條,帶著一只浪跡天涯小包包,只能裝一套換洗衣物跟最基本的牙刷肥皂這種衛生用品。幾本書籍與陪睡小布偶,已經算是奢侈品。

我不知道當年的父母親是如何的不捨(有些孩子回來父母身邊都已經是六年後),在那個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唉鳳的年代,又是如何分秒掛心著孩子不知道他們可否吃得飽睡得暖又完全無法聯繫。我只知道,跟先生分頭準備這些家當的當下,已經是紅著眼眶。

隔天,他們人人打扮成大戰時孩童的模樣。長袖襯衫與灰色短褲,照兒子的說法,是一點都不合潮流。一人一個小包,還得掛上一個內裝防毒面具的小紙箱。搭上火車,到附近城鎮的教堂聽,跟曾經經歷大戰的老人家們會面,聆聽第一手的口述歷史。搭配這個主題,他們從六個題目中自己選擇一個進行小小的研究,可以是做一個當時的一般居家的小模型,也可以手織圍巾給前線官兵,也可以訪問阿公阿嬤他們過去的經驗談。不管是擅長哪個科目習慣哪種學習模式的孩子,都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一個大概至多三堂課就可以講完的主題,可以玩到兩三個月。

我學習歷史的過程完全不是如此。

內容大概跟閱讀的各位經驗差不多,大概就是背背八國聯軍,歷代君主。唯一值得誇口的,是高中碰上一位篤信基督的歷史老師,西洋文化史在她講述下特別生動有趣,那兩本西洋史也是難得沒被我在聯考完直接清到垃圾桶的書,一直保存至今。





什麼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的?

有效的定義各人不同。準備高普考的,大抵希望老師直接給考古題,做個幾十來份,不會的硬記下來,看能不能矇到。

對於孩童來說,也是如此嗎?當然他們的背誦記憶能力一流,老師能直接講述多塞一點多好,很多人會覺得現在不多背一點將來就沒機會了。但是在這個人人會孤狗的年代,這些片段的記憶有這麼重要嗎?直接把知識傳授給孩子,表面上或許看起來比較快速,但是我們都聽過無數回「我考完後就忘光光全還給老師了」的話語。知識,淪為考試的工具,而非理性的辯證。

偶爾閱讀在某領域傑出的人士發表談論或出版自傳,常見他們提到被某件事情某個人某句話[啟發]。與其要求孩子把正確答案背誦下來,考過就忘,嘗試著「啟發」他們的興趣與熱情,給予他們求知識的工具,是不是會有更長效的影響力?動機,是讓學習事半功倍的良器。有了學習的動機,我們這些多走了幾年路多吃幾口鹽的大人們,只需要在旁邊提點,成效就能紮實而且長久。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作家Francois Rabelais曾經說到:A child is not a vase to be filled, but a candle to be lit.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靈性與想法,同樣見著一個人跌倒,一個人感同身受,一個人在心底提醒自己要小心。把他們當成機器人一般的填鴨,也真是低估造物主的能耐了。

想起兒子的歷史課。

哪一國哪年加入戰爭真的很重要嗎?同盟國是誰軸心國是誰很重要嗎?或許是。但是大戰期間導致民生物資的缺乏,促進男女平權的鬆動,是與平民百姓你我更息息相關的課題。或許將來哪個孩子坐上大位,會在發動戰爭之前,想起這趟虛擬的逃難歷程,想起他曾經親耳聽到這些耆老所說的故事,而戰爭,就不會只有石油與能源,而是無數個家庭的顛沛流離妻離子散。

當執政黨與在野黨都出亂子的時代,你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只會謾罵跟打口水戰,還是有能力站出來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