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媽媽,似乎都得了一種「全世界只有我能」的怪病。如果不是不得不,媽媽們都寧願事事一手料理。君不見某媽寶站,很多媽媽抱怨「先生什麼都不會什麼我都得自己來不然小孩會被餵豬食走路會跌個狗吃屎」?

我自己都得承認曾經是個控制狂。如果不是因為進修每周末要進校園,我恐怕當年也不敢留下不過幾個月大的金寶跟先生共處一整天。我還記得那時好緊張,哪時要換尿布幾時吃飯幾時睡覺尿布水杯在哪裡全都寫得仔細明白,連先生當日的午餐都裝好呈盤用保鮮膜蓋好,務必達到「一手抱小孩只要另一手就能熱食餵飽自己」的狀態。之後,金寶剛滿一歲沒多久,先生要去盛大的音樂祭,我對露營非常不感興趣,先生卻是非常熱情的想讓孩子恭逢其盛。我擺擺手說:好吧,你帶去。但是我可不要跟去。

露營沒水沒電,鮮奶當然不可行,金寶又從小就不吃罐裝嬰兒副食。不是我裝賢慧,而是他不吃就是不吃,寧願天天都吃差不多的媽媽牌冰磚。於是我密密打包市售的水果泥可頌吐司這類食物,千叮嚀萬叮嚀還寫了一張清單。饒是如此,忙起來的爸爸還是忘了餵小孩,據說那時還不大會走的金寶爬了整個帳篷,去籃子裡把水果泥翻出來,爬到爸爸身邊拉著爸爸的褲角,這位仁兄才想到孩子都還沒吃早餐。這件事情至今仍在朋友間廣泛的流傳,但是我還是要給先生大聲鼓掌;換成我,絕對沒有那種膽量帶著一歲的孩子去音樂季露營,金寶也會因此少了人生的某種樂趣。

從那時起,我就認清:爸爸也是可以帶小孩的,只要當媽媽的不介意小孩瘦巴巴全身髒兮兮。而爸爸,更是孩子生命中必要的貴人。

跟一步步緊緊跟著護著的媽媽相比,爸爸不到十分鐘就開始抓著小孩倒頭栽,往空中拋,小孩在爸爸身上爬來爬去,更大一點追來跑去直到一個人撞到大哭(通常都不會是爸爸)。這些rough and tumble play通常在媽媽眼裡看來毫無章法理性的玩法,其實是無形中增加學步兒對將來生活中的規範與限制的了解。爸爸們遊戲間少用兒語多用成人詞彙與小人進行交談,內容更是詼諧笑話等無所不包,跟媽媽因為多是主要照顧者身分而必須常常講的「冷了嗎?」「餓不餓?」「不可以這樣喔」更是天壤之別。神經大條不善察言觀色的爸爸們更提供牙牙學語的孩子一個「我一定要會說話好讓爸爸搞清楚我真的受夠了」的強烈動機。

爸爸跟孩子們的bonding其實更早就開始了。

金寶小時候餵奶餵不順沒睡好,氣極兩個大小男生一起被我趕到外頭去,先生很甘願的接手。我都睡過一輪進了客廳才看到金寶整個小小的身軀趴在爸爸身上睡得香甜,爸爸的鼾聲特別有安撫作用睡得特別好連我點燈都沒醒。休一出生時,因為不想讓金寶覺得被忽略,只要是不需要乳牛的時刻,休一幾乎都是先生在照顧,連入睡都不例外。科學研究指出新手爸爸在新生兒出生後,男性賀爾蒙降到最低點,讓一向比較沒有耐心的男人能夠順利的擔當起能夠輕手輕腳呵護孩子的奶爸。放一個假嬰孩在新手爸爸手上,明明知道不是真的,新手爸爸還是會不自覺的做出哄孩子的輕搖手勢,三不五時低頭查看。造物主是真的神奇。

回頭想想,我很慶幸主觀的客觀的種種因素讓我能跟先生共同分享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生產的過程中,幸運有他的陪伴,雖然手被捏青了,背也差點直不起來,還說了很不好笑的笑話,但是我相信愛的荷爾蒙一如科學家的背書還是發揮的作用,讓我兩胎全都平安順利產下。小孩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工作的更動,他得以在家上班。雖然工作時得全神貫注,但是大大削減的通勤時間,他能夠從五點陪小孩晚餐遊戲沐浴到七點上床睡覺,也是比通勤爸爸們回到家都只能看到孩子睡顏的情況好很多。

更重要的是,我們不用一個人單打獨鬥,雙肩承擔孩子所有的教養責任。

孩子不聽話時,除了「等你爸下班你就知道了」還有「你給媽媽知道這件事就糟糕了」這句話可以用。畢竟,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