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的第一天,早上終於可以不用有上學的壓力,八點半才從容起床,兩個小孩都穿著睡衣跑來跑去。

先生拎著包包進辦公室了。小孩才剛起床想來也還沒啥胃口,看到外頭陽光普照,心中打算著待會乾脆帶他們去café吃早餐。跟兩個小孩說我要去洗澡了自己看要看書還是找其他事情做,休一跟了進來,再跟他說一回,他說了bye bye就自己幫我關好房門退出去。

沖澡還洗頭,感覺外頭很平靜。從浴室出來時都沒有大哭大鬧的聲音,心裡想著「真好孩子都大了」,也不打擾他們,直接進臥室著裝把頭髮吹乾整理好了才下樓。

下了樓,只見休一一臉笑開,拿著手上的寶炫耀說:Look! Chocolate!

這巧克力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就小條的健達出奇蛋口味。家裡沒有一般西方人餐後吃甜點的習慣,通常餐後不是水果就是優格,偶爾媽媽我心情好時,會拿出來給他們當飯後甜點吃。只是,這巧克力,放在櫥櫃裡,休一腳不夠長,搬了椅子也爬不上去,看來肯定有共犯。

金寶從他後頭走過來,說啊媽媽我拿了兩個分弟弟吃ㄧ個,and I shared the last school bar with him as well.

心裡快要笑死,但是表面還是要裝點不悅的表情(跟生氣是有差別的)。跟他說「這種沒有告知爸媽就自行去拿巧克力的行為完全不可接受」,還有,媽媽本來要帶你們去café 吃早餐的,既然你們都吃飽了,我們也不用去了。然後,就在他們面前,把剩下了大半包巧克力,全都丟進了垃圾桶。

不知道是因為我沒有大聲罵人只是單純敘述事情的原因及結果,還是小孩都自知理虧,還是吃完巧克力感覺還良好中?兩個小孩對看了一眼,沒人攔我也沒人哭,就這樣接受「這下以後都沒巧克力吃」的事實。

我想起跟弟弟們小時候偷看電視的少年歲月。爸媽一但移動,其中的一人立即按對講機說「爸媽現在上樓/下樓了」,還有三個人交換寫作業的時候,我猜他們大概也知道,只是沒有說破。我暗自在拼湊這事件的發生始末:可能是休一提到了巧克力,指著櫥櫃?然後金寶想到啊我可以拿到,然後爬上去幫自己拿了一個。又想:沒有給弟弟他會不會扯我後腿告密?還是他就直接大哭這樣媽媽就會發現了?

回家跟先生說這件事,跟他講一起做些這種小壞事(因為沒有生命危險其實還好)好像是種手足bonding的過程。據說有些家長會故意激手足競爭好讓他們課業還是才能表現更良好。我反倒覺得,讓他們自己以為兩個人是一國的,這樣比較有樂趣。

我包包收好,小孩也終於換好衣服。善變的媽媽說:我改變主意了,我還肚子餓所以你們得跟我去café。不過反正你們都吃飽了,到時,你們就看著我吃東西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