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有唸有保佑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說到親職教養, 問老手, 他們會跟你說孩子長大並不會比較容易.


一歲不肯離開公園, 你還可以強押著他上推車.


三歲不肯離開生日派對, 你還可以連人抱起帶著走.


十二歲的孩子說不去上學, 你急著上班能怎麼辦?


十八歲的孩子要離家很遠的地方去唸書, 你還能查勤?


你說你打也打了罵也罵了, 孩子就是講不聽. 但是, 天下的父母很容易忘記的一點是: 沒有緊密溫馨的親子關係為基礎, 任何的教養規則都無用武之地.


在解決問題前, 先問問自己: 還記得上回緊緊擁抱這孩子的時候嗎? 昨天? 前天? 還是三年前?


你曾經努力的聽聽他想跟你說的話題嗎? 儘管是你毫無興趣的電玩?


上一回稱讚他是什麼時候? 考一百分? 還是他看你咳嗽幫妳倒了一杯水過來?



很奇妙的是, 大人們都看到孩子不配合的那些點, 卻沒有想過是不是沒有讓他們配合的誘因. 這誘因, 不是獎賞, 而是實實在在的讓這個孩子知道他存在的價值, 他的聲音是值得被尊重的. 沒有正向的親子關係, 懲罰也只會把孩子推向更遠的地方.


=========================================


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交到我手上, 媽媽說到現在還常常尿濕褲子需要人提醒. 我觀察了幾天, 發現光是提醒他去上廁所, 他就氣急敗壞. 幾天下來, 根本是看到我就跑走了. 我跟媽媽談了一下, 決定採放牛吃草政策, 先集中火力陪他玩. 於是我變成他的小跟班, 陪他做火箭, 踢足球, 尿濕了就算了, 換過又是一條好漢.


幾週過去, 這孩子倒是自己有進展, 大部分時候都是溼了一點點就趕緊來找我, 再急忙一起衝到廁所去. 雖然還是得換褲, 但是已經比過去好很多了. 幾回順利達陣, 放送貼紙不用說, 更是當著媽媽的面前大大誇獎他. 終於, 在這一週, 孩子開竅了. 一個早上連提醒都不必, 就自動跑來說要去上廁所, 還能穿著原本的那套褲裝回家.


============================================


孩子放學回家都需要抒壓, 鑽進臥室做他們自己的事情, 再度現身偏巧都是我正忙著做菜上晚餐的時間. 炒菜鍋劈哩啪啦還得顧火侯, 怎麼樣都不是談天的好時刻. 偶爾我也會掙扎孩子要跟我說話時我正在忙, 你們怎麼不找媽媽有空的時間聊聊呢? 身為現代人, 難免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 但是想想花五分鐘的時間可以換到一整晚配合的孩子, 算盤打打似乎很划得來. 這晚我努力的聽了很難聽懂的電玩, 還表示互動的問了幾個孩子都皺眉頭的笨問題, 到了睡覺時間沒人拖拉立馬上床愉快就寢.


更難得但是更有效的, 是找條安靜的小徑邊走邊聊. 不知是某雄性動物的特色, 面對面談天似乎會給予他們太多的壓力. 你哪時看過幾個男性朋友面對面喝下午茶? 沒有. 大多時候, 看到的都是並肩排排坐在酒館吧台有一搭沒一搭的男人聊天吧. 每回散步時, 都會聽到他們很多有趣的想法. 隨著老大上了中學, 跟他並肩散步機會有限. 現在最珍惜的, 是陪老二走路上學的短短幾分鐘, 在路上撿樹葉, 挑樹枝都好.


===========================================


以為孩子大了, 以為他們慢慢堅強. 但是人都是一樣啊. 我們也喜歡得到老闆的讚賞, 人家稱讚我們的衣服好看更是樂翻天, 孩子不也如此?


謝謝他們收拾碗筷, 謝謝他們準時準備好上學. 你或許會想說這不是他們本來就該做的? 但是我們上班辛苦賺錢, 回家煮三餐不也是應該? 我們難道不期望有人說聲謝謝我們的付出與辛勞?



養兒育女, 說到底, 不過就是將心比心, 以身作則, 自己希望如何被對待, 就同理相迎.


一如胡適有云: 要怎麼收穫, 先那麼栽.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休一升上了一年級。

在教室坐了六個小時,常規要記住要遵守,同學間要協商要協調,相當耗費心力。大人們往往抱怨上班很辛苦,其實上學更是,更可憐的是還沒有下午茶時間也不能一個人靜下來休息。

於是放學後的公園時間益發重要,自由奔跑隨興玩耍是最好的解憂劑。或許是男孩,這麼多年下來發現,真的是大肢體放鬆,回家後才會穩定,也少了很多不知如何發洩的脾氣。

只可惜,天暗的越來越早不說,連著幾天都是傾盆大雨,不能去公園玩耍的孩子看起來幾乎都要發霉。

突然靈感一來,不然我們來做黏土吧?

孩子很小的時候做過幾回,隨著他們年紀漸長開始踢足球開始看書,大概兩年多都沒做過了。這天,休一一放學迫不及待的跟我回家,我們是這樣做的:

材料:

一杯(以下皆為馬克杯)麵粉
半杯鹽巴
一大匙塔塔粉(cream of tartar)
一杯水加入喜愛的食用顏料
一大匙食用油

做法:
1. 把所有乾料放在湯鍋內攪拌均勻,並慢慢加入水調勻。
2. 把一大匙油加入攪拌後的麵糰。
3. 開小火,慢慢攪拌直到攪拌時麵糰時會離開鍋邊慢慢塑型即可。
4. 置涼,就可以開始玩了。

自己做的黏土比外面的好揉捏很多,放在密封盒裡很久都不會乾掉。小小孩誤食也無所謂,頂多就是鹹一點,沒有什麼毒素。顏色可以自己用食用顏料調色,還可以加入燕麥片產生不同的質感,小女生喜歡閃閃發亮的就加入勞作使用的亮片,變化多端。休一寶寶時期玩黏土的傢俬早已送走,我隨手拿起廚房的矽膠烤盤,餐刀,桿麵桿,休一一樣玩得有聲有色。一下子是四張大沙發,一下子是整盤的巧克力餅乾,玩得不亦樂乎。而在這一揉一捏中,當日的壓力獲得紓解,簡直是幼童板的減壓球啊。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有兩千七百萬英鎊的預算辦一場國際活動,你會怎麼設計?

展現出最強的國力?一絲不苟的千人舞陣?最新最炫的科技?

英國,或者說倫敦,選擇了展現她的人民。

倫奧,用上了上萬名的義工,不管男女老少老弱婦孺,均有參加的機會;倫奧,用了資源回收來的四萬個塑膠瓶跟一萬個塑膠袋,做成兩萬六千件的表演服裝,還得花上四個月的時間穿上脫下,讓他們看起來有老舊的真實感。也是倫奧,不求虛假的完美,從一開始領唱的斷臂男童,到自幼嚴重失聰也能率領接近千人鼓團的女爵Evelyn Glennie,真正展現出一個大國的包容與風範。

倫奧開幕儀式很大的一個主軸,在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與GOSH(Great Osmond Street Hospital),前者至今仍為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後者則為最受倫敦市民愛戴的兒童醫院。如果稍微知道倫奧開幕的設計者Danny Boyle的成長背景,便不會對這樣的安排大驚小怪。

Danny Boyle誕生在英格蘭北方的蘭卡斯郡,工人家庭,相當嚴格的天主教家規。他曾經提到,母親對他最大的期望就是成為一位牧師。在一個貧困住在政府管理的council house且雙親都要工作的家庭裡,不難想像社會福利如NHS等對他的重要性。訪問時他提到"If you live here, no matter how rich you are, if you have problems, you will end up there"。接下倫奧開幕這麼一個不討好的工作,除了Danny Boyle當仁不讓的電影圈地位,也因為他有一個對奧運狂熱的父親,更因為,他就住在倫敦城裡,這城市給了他生命中的一切。

Danny Boyle的左派風格與對音樂的靈敏度,大抵從1996年的電影猜火車就可得知。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大概都還記得那從馬桶鑽下去的那一幕,也大該跟我一樣頭回搬了張來自英國的電影原聲帶回家。

所以我們看到倒數時帶過英國人家喻戶曉的長青連續劇東街人生(一連串不幸的事件發生在這些人家中,也忠實反映社會議題如同志/失業/強暴等),看到爭取女性參政權的Suffragette movement,看到1936年為了抗議失業與貧窮的一路從Jarrow走到倫敦的飢餓遊行。工業革命或許是人類的一大進展,但在Danny Boyle的分鏡中,也不是全然沒有隱憂;Pandemonium是著名史詩Paradise Lost裡煉獄的首都,眾人的鼓聲與煙幕瀰漫的現場,身歷其境只怕笑都笑不出來。

還好鏡頭一轉,英國人最擅長的自嘲與幽默,也在這典禮彰顯出來。只有這個國家,能夠由女王擔任最新的龐德女郎從天而降(當然是替身),有首席丑角豆豆先生當眾開著名電影火戰車的玩笑。擔心倫敦多雨?沒關係,我們也用棉花做一團團的雲讓你看著開心。大量的熱歌勁舞讓人聯想到他的偽寶萊塢片百萬貧窮富翁,橫跨四十年的電視電影廣告片段流行金榜歌曲,不知道喚醒多少人的共同記憶。

也是這樣貼近一般民眾的成長背景與社會觀察,讓Danny Bolye能夠不用威權,輕易掌握一萬五千民無償義工的心,讓他們願意陪他流血流汗。值得一提的是,典禮開幕前,上至皇親國戚名流權貴,下至這上萬的義工與扒糞小報,沒有一個人,一個人,曾經跟大眾透露過任何口風。這在流行爆料賞金的年代,絕對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聖火倒數第二棒退休划船健將的Sir Steven Redgrave之後坦承,從兩個多禮拜前就知道自己不是擔任最壓軸的角色,接受訪談面對大家的期望特別困難,但是他也支持傳遞薪火更遠大的意義。

英國再也不是日不落國,的確。

但是這國家同時給了世人彼得潘,哈利波特,給了我們披頭四,更給了我們全球資訊網. 全球資訊網'的發明人Sir Tim Berners-Lee在Danny Boyle要求下特別現身,把他放在眾人焦點上好讓我們看清楚恩人的真面目。

正如今年典禮的主題:This is for everyone. 聖火由七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運動員點燃- by nobody, and by everybody. 絢爛的煙火結束,我耳邊仍舊迴盪這首詩歌:


Jerusalem Hymn
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
Walk upon England's mountain green?
And was the holy Lamb of God
On England's pleasant pastures seen?
And did the countenance divine
Shine forth upon our clouded hills?
And was Jerusalem builded here
Among those dark satanic mills?

Bring me my bow of burning gold!
Bring me my arrows of desire!
Bring me my spear! O clouds, unfold!
Bring me my chariot of fire!
I will not cease from mental fight,
Nor shall my sword sleep in my hand,
Till we have built Jerusalem
In England's green and pleasant land.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或許Angela McAllister與Charlotte Middleton的Monster!一書可以給我們些線索。


傑克森老想著要養隻寵物。

「去花園裡挖一條蟲吧」爸爸說。

「何不把班上的小兔帶回來過周末?」媽媽說。
「不要!我不要蟲子也不要小兎。我要一隻很大的寵物唯我專屬,而且這寵物還要很凶猛刺激!」

爸爸買了一隻小蒼鼠。

「他是你的了。你得好好照顧他。記得給他足夠的食物,乾淨的飲水,每周六他的籠子得清理乾淨。」

「我保證。」傑克森不情不願的答應。

傑克森將這隻倉鼠取名為「野獸」。

傑克森試著教他玩我丟你撿的遊戲,倉鼠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傑克森試著教他爬樹,但是倉鼠就只坐在那裏。

傑克森甚至示範如何吼叫,但是野獸只把自己縮在被窩裡不肯出來,連拿骨頭引誘他都沒用。

週六到了,傑克森忘記清理野獸的籠子,接著忘記幫他換水。一周結束時,傑克森存到足夠的錢幫自己在學校園遊會上買了個滑板,完全忘記餵野獸吃飯這件事。

樓下儲藏間裡,野獸感到無聊又寂寞,也開始餓了。

樓上,傑克森正準備上床就寢。

野獸把籠子的閘口咬了開,推開閘門一跳跳進一大袋的倉鼠飼料裡。

吃完後,他隨意走走探險,晃到花園裡...

傑克森忙著練習滑板車特技,完全沒注意野獸正在一點一點變大,一點一點變越狂野刺激...

直到他們都注意到了彼此。

「哇!這正是我想要的寵物!」

「唉,」媽媽嘆息說「你保證你會照顧他。他需要足夠的食物跟新鮮的飲水,還要天天運動,而且他每周六一定得清理乾淨。」

「我保證。」野獸答。

野獸將傑克森帶回。野獸試著教傑克森將食物藏在腮幫子裡,繞著輪子跑。野獸甚至示範如何築巢,但是傑克森爬進一個大花盆裡說什麼也不肯出來,連
大骨頭也吸引不了他。

野獸忘記清理傑克森,忘記幫他換水還是新床單。不久,野獸就發現滑板,完全把傑克森置之腦後。

樓下暗室裡,傑克森又無聊又寂寞。他開始感到飢餓。接著他聽到一個聲音。

「吃早餐囉!」媽媽叫著。

傑克森推開暗室的門...然後...跌下了床。

傑克森往樓下衝,但沒有停下來吃早餐。他一路跑到儲藏間裡。

他將野獸拾起,給他一把食物。

「從現在起,我要叫你小蓬蓬。」他如此說道。小蓬蓬望向傑克森,給了一個小小的開心的叫聲。



我們是不是能夠接受孩子本來的模樣?

膽怯的孩子說什麼都不肯上台,我們是要硬逼他上去還是就承認他不是這塊料?

注意力不能夠集中的孩子,我們是要說他調皮的壞孩子還是想些不同的方式幫助他?

如果我們能夠認清孩子的本質,在他們經過不同階段的改變時,是不是就更能夠接受與包容?

也許,最永恆不變的真理,恐怕就是萬事萬物總會不斷的演化變遷,也唯有不斷的調試不斷的省思,才能在一段段關係中找出平衡的那條線?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向來最討厭童話裡「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這般的結局。

人生不完美,不公平,也沒有需要對孩子粉飾太平。

曾經有個故事是這樣寫的:

在柳樹垂下的岸邊,一隻蝌蚪遇上了一隻毛毛蟲。他們雙目交接凝視彼此,從此陷入愛河。

她是他美麗的「彩虹」。

他則是她閃亮的「黑珍珠」。

「我愛你所有的一切」,蝌蚪如此告白。

「我愛你所有的一切,」毛毛蟲也說了。「答應我你永遠不會改變」。

「我保證。」蝌蚪這樣回答。

但就像四季交替無法避免,蝌蚪無法遵守他的誓言。當他們再見面時,他長了兩隻腳。

「你破壞了你的誓言。」毛毛蟲指控。

「原諒我,我沒法控制自己,我也不想要這兩隻腳...」蝌蚪苦苦哀求。「我所想要的是我那美麗的彩虹。」

「我想要的是我那閃亮的黑珍珠,答應我你再也不會改變了。」毛毛蟲說。

故事如此延續下去,「你破壞了你的誓言三回了,現在你真的是傷了我的心。」毛毛蟲爆發了。

「但是你是我美麗的彩虹啊。」蝌蚪(或許該稱青蛙了)仍掙扎。

「是,不過你已經不再是那閃亮的黑珍珠了,再見。」毛毛蟲爬上柳樹枝,哭著睡著。

一個溫暖的明亮夜裡,她醒過來。天空變了,樹變了,一切都變了,只除了她對蝌蚪的愛。即使他破壞了他的誓言,她決定,要原諒他。

她振動翅膀飛下去找他。

在柳樹垂下的河邊,一隻青蛙坐在荷花葉上。

「請問,你有沒有看到我閃亮的黑...」

她話還沒說完,青蛙撲向她一口吞下。接著他在原地等著,癡情的想著他那美麗的彩虹,想著她不知道上哪去了。






這乃為Jeanne Willis著,Tony Ross繪圖的繪本Tadpole's Promise. 宅男小孩看了當成自然科學讀物,著重於蝌蚪與毛毛蟲的完全變態的生長過程,很能理解他們見面不相識的結果。我看了,卻另有一番感受。

戀愛時,單身的兩人無憂無慮,看什麼都美好,吃什麼都可口。結婚生子,角色變了行為也必須跟著調整。過去可以賴床可以沒有計畫,一轉眼存錢買房早起陪玩全成了必須。

親子關係何嘗不是?粉粉嫩嫩視父母為她的全世界的小女兒突然間說變就變,衣衫不整在外鬼混到清晨回家,當父母的要用什麼心情來對待?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我就對數字有恐懼感。

小學三年級就可以數學考零分個人認為是我生命中的里程碑,因為不喜歡,就不想花時間真正學懂,轉淚點,是長大成人後砍掉重練。雖然是句老話,但是就跟任何學科一樣,光背而沒有真正懂只會事倍功半,九九乘法也是一樣。以下是幾個或許可以協助小孩學習的方式:


1. 教學具體化

小學中低年級都還在具體運思期,有實際的物品操作比較能跟孩童做有效的溝通。符號太抽象,雖然寫起來很快,但是運用起來不見得有效率。乘法就是累加,大人排棋子時往面積的方向去想,五乘六跟六乘五不過是擺放的方式不同,結果是相同的。實際操作幾回真懂了,看到7x2也不用怕,因為不過是2x7倒過來,就2. 4. 6. 8. 10. 12. 14數七回就到了。


2. 玩遊戲

小偵探
不知道還有沒有,以前小學習作後面都會附九九乘法卡。沒有也沒關係,不用大,就跟明信片大小差不多就可以,寫上多少乘多少。放在桌上,可以針對小孩正在學習的那組練習,也可以混抽的練。陪玩的大人喊號,幾個小孩就得比快看誰最先找出哪個組合是那個答案。這個方式玩熟練了小孩就會發現不同數字也可以產生同樣的積,比方說6x4 8x3都是24,出題的人如果喊到這號碼,贏的勝算就高了。


Time table snap
兩組卡,分別是1-10。一人一組牌。
洗好牌後牌面向下,開始時同時翻牌,誰先說出兩張卡的積就可以拿卡。把卡拿光的就是贏家。

3. 善用歌曲舞蹈動作

搭配歌曲總是讓需要記憶的東西容易一些,如www.percyparker.com就有全套的歌曲,坊間也有不少其他的乘法歌。家長用點小腦筋編些動作進去,比方說2就是肚子餓摸著肚皮,邊唱邊跳,也比較不乏味。但是前提是,小孩應該清楚乘法的道理而不是一味的背誦。

4. 運用教學網站

網路資源無邊無際,http://www.sumdog.com/有遊戲可玩,玩完還告訴你達成了哪些目標,哪些需要加強,可以一試。http://www.multiplication.com/是針對乘法而出的網站,也可參考。 


5. 有系統的引導

所謂有系統,不是說從一開始背到十。而是可以先從簡單的2.5.才進到3.4.八的乘法表可以從四衍生,六的可以從三。鼓勵小孩觀察乘法表,你看到九乘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18, 27, 36… 你能看出端倪嗎?

6. 短期可達成的目標+不間斷的鼓勵

針對不同的程度能力專注力,給予不同的活動及目標。重點在於他能夠在短期間達到可以很快自我感覺良好,而不是遙遙無止盡遠在天邊的彩虹。不要說一個月內要背好全部九九乘法,而是一個禮拜一個禮拜拆散,有的乘法表很快上手,有的如七,可能就要花上一些時間。給予孩子建設性的鼓勵,告訴他們你覺得他真的很認真的在練習,某個遊戲差點打敗你下次你要很小心不可以大意了,定能換得他們臉上的微笑。

如同注音符號,學習不是在小學一年級十周教完就結束,注音符號要精熟,靠的是不斷廣泛的閱讀,只念課本課文是不夠的。九九乘法也一樣,數學出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媽媽買了一包煎餅有六片,要買幾包才夠請全班吃呢?張君雅一箱十二包,夠全家人分嗎?一人可以拿幾包?隨時隨地邀請孩子跟你一起運用所學解決問題,這,才能使學習更有動機,也才賦予學習真正的意義。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些日子打電話回家探問,才知道父親感冒一段時間了。

跟母親嘮嘮叨叨講了一些照護的方式。再打去,父親說是好很多了。父親向來是有話直說的人,想來不會是特別講好聽讓我別擔心。

這在寒帶北國,通常感冒大抵是多休息多喝水,很少開藥,但是孩子咳整晚睡不著甚至吐,大人小孩都辛苦。這幾年陸陸續續人體實驗了一些方式,究竟為什麼,對於十五歲就放棄理科的人來說大概不合邏輯的也看不出來,看過的也不會懂,以下,只能說是自家人有用的心得感想。

飲食:

忌進過烤箱的麵粉製品,舉凡麵包蛋糕餅乾皆是。忌葡萄香蕉蘋果橘子等一堆水果,乾脆就直接遠離,生菜等沒煮過的蔬菜也是。起司牛奶等奶製品一喝就咳,大忌。麻油洋蔥都比較刺激,也請暫時不要食用。

宜溫和溫暖的湯品。早上吃粥加點蛋花高麗菜花椰菜,晚上就來個薑片香菇雞湯。雞湯燉好,人不適煮不來的時候拿來當底煮鹹粥麵線都好。買顆羅漢果熱水沖泡,放在保溫壺裡想到就喝,天天喝個一大壺。川貝枇杷膏短期間有效,特別是枇杷糖半夜拿來哄平常很少有機會吃糖的小孩,止哭舒緩效果不錯,但感覺不大治本。

穿著:

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口鼻胸腔。寒冷的冬季裡除非在暖器室內,圍巾絕對要圍好,睡覺時也不例外。怕圍巾太熱,改用絲巾比較透氣也比較輕薄。最容易劇咳大概是晨起跟更衣時,小時候沒有暖氣機,睡前就把衣服塞在棉被裡抱著一起睡,醒來躲在棉被裡更衣完畢,可以少打噴嚏N回。現在小孩生病一樣辦理,要使用的毛巾衣物事先就暖好放在浴室裡,務必在充滿蒸氣的浴室裡著裝完畢。接著直接上床,枕頭多給一個墊高胸腔,全身暖烘烘的入睡。不然保證一接觸冷空氣馬上就又開始咳不停。


希望這些方式會有些幫助。如果沒用,就當作是菜市場阿嬤的多嘴吧。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要打小孩?

問當家長的人。

兩三歲前的,講也講不聽,所以動手打了。

有效嗎?
有效啊。手一拿起來馬上就乖乖聽話。

所以這個邏輯是:你不聽我的話,打你,你就會聽話。那以後他去上學出社會,別人不聽他的話,他是不是也可以動手?
當然不是。


學齡的,懂事了,講理了,結果我講的話居然不聽還耍脾氣,不可原諒,就打了。

你知道他生氣的原因嗎?
我哪有那個美國時間。

喔,那你最好期望將來他青少年了比你高大時你還打得動。還有,最好你都別老都不要生病,躺著等人服侍,省著小孩說你怎麼講都講不聽就直接開打了。



問當老師的人。

印象中我那個年代,國中的老師會打人,原因大概都不出成績不到標準。

打成績就會變好嗎?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不過我們班,那時不管男女同心協力一起作弊,務求把答案改得越接近標準越好。當然不然人人都到,太假,但是起碼在少一分打一下的情況下可以被少打一點。

現在從事教育業的人員呢?

什麼是懲戒權?什麼是「針對難以管教或嚴重違反校規的學生,經過小組嚴謹的討論程序後,可進行適度的體罰。」?

如果事情這麼簡單,打了就會聽,那幹麻學了那麼多的教學教法,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簡直是浪費生命浪費時間。





你或許會說,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們都被打過,還不是好好的活過來了。我也曾經這樣跟我自己說過。

那為什麼我們都不敢挺身而出為自己的權利說話?為什麼一個個被老闆壓榨從來不敢說話?為什麼一個個婆婆說母奶沒有營養就不敢繼續餵母奶?為什麼看到同學被霸凌卻不敢站出來挺身而出?為什麼面對爸媽提出無理的要求,就是沒有辦法誠實的跟他們說出心中的想法?

因為,我們並沒有學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我們沒有學到「我們不一定都要一樣但是我尊重你的想法」。我們學到的是,誰有「權力」,誰就可以支使你做你不想要的事情。

還在喝奶的嬰兒,打了他屁股他就會不哭鬧嗎?是嚇傻了吧。還在探索世界的學步兒,打了他就會聽話嗎?有人跟他說過在浴缸裡玩水跟在水槽裡玩水是不一樣的事情嗎?如果大人都要好幾年才能學會一樣新技能,憑什麼認為他們能夠一講就記得而且還能夠配合不同社交情境做出不同的表情來?

成績達不了標準的學生,當老師的有捫心自問是不是試過所有不同的說法?是不是這個學生有學習障礙?或者是他根本程度還沒達到需要補救教學?沒有,那個年代,大家都說,大班制只能這樣搞。難以管教的學生,不是更應該加派人手好好輔導嗎?有那個時間組成小組,還「嚴謹的討論程序」,為什麼不拿來做更正向的處置?


不要跟我說,就是因為所謂「愛的教育」現在才會社會亂象百出。

一個被尊重的孩子,一個被體諒的孩子,一個被容許有空間慢慢長大的孩子,他對待人的方式也會是柔軟的。

一個被虐打的孩子,一個被辱罵的孩子,當他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自然也就更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欺負別人。關我啊,打我啊,反正我都不在乎了。


教育或教養,是將希望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如同投影機般的示範給他們看。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希望他們能夠經過思考與澄清,內化成為他們的一部份。

這不是無謂的姑息,事事以孩子為主寵壞他們。水杯打翻,教他蹲在地上慢慢的擦乾淨,以後大一點清潔工作發包給他好順利;講話沒有禮貌,請他好好的再說一回,呼暍媽媽,就不要回應他的要求。見到人不打招呼?奇怪,那人是你的朋友不見得是他的朋友啊,為什麼要打招呼?

三個月你抱得動,三歲你拖得走,三十歲時不聽你的,你還能打他嗎?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休一是完全不同的經驗。本來想說金寶兩歲前解決,所以休一兩歲時也來了一下。但是這孩子一來精細動作發展比較慢,連自己穿脫褲子都還不熟練,二來他腦袋好像也還沒有click,看到一泡尿他也不過是離開一下就繼續玩了。兩個都是夏日寶寶,本來還在擔心錯過這個夏天明年就要來不及了。

結果是十一二月的隆冬,因為天氣冷,下午接了金寶放學回家都在家裡,室內也都開著暖氣,我就實驗性質的把休一的尿布拿掉,讓他只穿睡褲(通常午睡起來沒出門就懶得換了)在家裡跑。這回因為兩個小孩,根本連固定帶他去尿尿的機會都少之又少,早上帶著金寶上學趕時間也沒辦法說等他坐小馬桶後再出發,所以早上尿布都還包著。連續濕了兩三天的褲子我也不以為意。有天睡前,休一突然說他要大便還說要坐小馬桶,我陪他蹲了半小時說學逗唱樣樣出籠,居然也接到休一的第一位黃金先生。然後好像就突然開竅一般,小便也搞定。

金寶喝水喝得多,體質冷,上廁所的頻率是休一的三倍之高。尤其是剛喝玩完水或者是穿不夠暖感覺冷了,一小時是可以上三回廁所都沒問題的,他的意外就會是那種跑來不及的。休一喝水不少但好動加上體質燥,排汗多,開暖氣的冬天可以一整個早上四個小時只上一回,他的意外,是那種人多好玩就一整個忘記上廁所這件事情。回台灣時幾乎天天都在發生意外,回到這裡,三天內就恢復正常了。




先生很久以前寫過一篇標題為Potty Training的短文:This is the process where your two year old trains the parents to follow him around the house, making excited noises whenever he has a wee. It seems to make the parents very happy so the child tries to reward them by drinking lots of water just to see look of happiness on their faces every time a pee is done. With a little effort parents can be trained to hand out stickers virtually on demand though occasional misses are required to remind the parents how much fun it is when it all goes right.

好笑歸好笑,但是許多育兒書在講述著如何判斷小兒ready的時候,常會忘記提到父母親也要ready。你要有心理準備一天洗一籃的小內褲,不斷發生的漏接事件,不管去到哪裡小孩都會說「我想上廁所」然後去廁所裡招搖撞騙但是一滴尿都尿不出來,人來瘋時在親朋友好友前表演「落屎」的把戲。


或許我一直覺得兒子們的過程都很順利,是因為我不覺得一直提醒他們一直換褲子很煩?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小孩很少在十歲時還需要包著尿布,以後面試填履歷也不會問說「你幾歲開始不包尿布」。

好像是小兒搖搖擺擺邁步習走總是要跌倒;好像是小兒剛開始學吃副食總是搞得整手整臉;脫尿布練習,當然是會有很多狀況,當父母的,也只能把臉皮練厚戴上無形的鼻塞坐鎮以待而已。

你說是吧?








同場加映:Once Upon a Potty by Alona Frankel

原著為以色列文的繪本,有分男女版。除了畫面精緻有趣外,把脫尿布訓練驚喜連連的本質刻畫的入木三分。強力推薦!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戒尿布算是學步兒父母親心上的一顆大石。

什麼時候是適當的戒尿布時機也是有潮流的。從過去老祖母年代的一出生就開始,到「小孩這麼早戒尿布肛門肌肉都沒發展好根本是揠苗助長」到近期「太早戒尿布會造成兒童心理壓力是紙尿布廠商製造的迷思」各流派眾說紛紜意見不一。普遍的認知不外乎是:孩子聽得懂人話了(簡單的指令),可以獨自穿脫褲子裙子,一般來說,大概是一歲半到三歲之間。



與其說戒尿布,我更喜歡的稱呼是「脫尿布練習」。

金寶跟休一都是屬於clean then dry的小孩。也就是說,他們的正式脫尿布練習,第一泡接到的是屎而不是尿。

金寶約是二十三個月大時開始進行的。在這之前的前三個月,因為ㄧ些事情,母親飛來幫我照顧金寶。她看到金寶要大便時都會躲在門後很急著想要他大在小馬桶上,結果弄巧成拙,好一陣子他要大便時都鬼哭神嚎,連紙尿布包著的情況下都跑來跑去到處亂竄就是不肯拉,非常之戲劇化。我在外面忙了整天,回來常常都要摟抱著他輕輕的哄著才能夠讓他順利的大出來。明明這孩子從來沒有過便秘的情況啊?

後來我自己多方推測,像這種有潔癖的小孩,對身體排出物體本來就非常驚嚇,加上阿嬤脫口而出但是對他來說相當恐怖的詞彙如「髒髒「臭臭」更是嚇得他無地自容。後來我跟母親說別吧,再給他一段時間,後來那時我每回幫他換尿布時都會把尿布拿給他看,強調的是「你看有大便耶,表示你很健康有吃蔬菜水果腸子有運動」,我們好認真看只差沒去顏色分析而已。後來等我事情忙完,大概就是每天傍晚洗澡前都會固定讓他坐一下小馬桶培養感情。

有一天,看得出來要大便的臉,問他要不要坐小馬桶,他說好就去坐下了。我拿了那時他喜歡的拼圖故事書陪他殺時間,居然就這樣約到了第一位黃金先生。之後小便就更容易啦,金寶是cold turkey法,一脫就是全程不包尿布,坐推車出門遊玩坐汽座都不包,只有睡覺時間包上。

利用長週末在家裡關了三天,一開始頻率之高幾乎每十五分鐘就要去尿,慢慢進展到半小時。三天內我們從定時帶他去坐小馬桶演進到他有尿意會自己跟我們說。三天後出關趴趴走時就是塑膠袋裡裝著小馬桶掛在推車上,連什麼拋棄式的小馬桶都沒買,一樣很好用。金寶那時容易有意外的時間都是有包尿布的午睡醒來,那時我會覺得一下包一下不包其實很容易讓小孩混淆是真的有道理的。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電視台前幾年很流行製作育兒節目。

因為有了小孩,自然會對這類的節目比較關心。但是常常在看的當下也不禁狐疑:我們家的小孩是七點上床睡覺,所以我們兩個大人開心的坐在這裡看電視。但是節目裡撥出的那類家庭,通常都是沒有正常作息小孩子都要半夜了還在跑來跑去的,那預設的觀眾群有辦法坐下來看嗎?

資質駑鈍,過了好一陣子才突然省悟,這種節目大概是要拍給像我們這樣的父母來個「自我感覺良好」使用的。

當媽媽的時間再久一點,慢慢的就發現,其實育兒書籍育兒知識幾乎都是一種畫大餅的幻想品。於是在生育率全世界最低,幾乎絕大部分的媽媽都在家庭工作兩頭燒的台灣,一排排的都是教你要如何精緻育兒的書,更有許多「全職媽媽」著作的書籍,簡直快要令人感嘆有如「羅曼史」一般的不切實際。

書照看,養育小孩的方式卻常常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孩子出生時歷經艱難,住了好幾天保溫箱差點不保,什麼?你說讓小孩哭到自己睡?!怎麼可能?

孩子出生後好幾個禮拜體重都沒回升,從小就體弱多病,成長在曲線一直在底端徘徊。你說不吃飯就把飯收一收起來她下回就知道?不成不成,當媽媽的怎樣都無法這麼狠心。

白領階級的爸爸被裁員,本來立定志向要在家裡陪著孩子長大的母親被迫上職場,還是最不人道的大夜班。你說親餵母奶?很想,但是真的很艱難。


父母跟孩子是前世休來的緣分。好緣壞緣,緣深緣淺,我以為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當然猛一看似乎很不負責任,但是仔細一想,父母親其實能做的,也只是當下判斷配合環境最適合孩子的方式,至於別人說的書籍說的,就真的是無關緊要的,頂多,也只是把跟自己眼合得來的觀念,畫上紅線加亮光筆,放在另一半出入顯眼的地方很無聲的吶喊「你看,這是專家說的喔!」

mummysa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